危化品運輸企業運力的嚴重不足,使得小、弱、亂現象長期存在。
“危化品運輸企業的準入條件太低了。”中外運化工國際物流公司總經理王篤鵬告訴《中國經濟周刊》,公路危化品運輸企業的準入門檻為5輛運輸車,這在客觀上產生了許多體量小、安全投入不足、管理水平較低的企業。
“一輛車50萬的投入,5輛車就是200多萬,而一旦發生事故企業根本承擔不起,比如晉濟高速事故,直接損失達到8197萬元。”王篤鵬坦言,危化品必須要求整個物流行業具有專業性,唯有此,才能降低運行成本和物流環節中的風險。“實際上,從事危化品物流行業,對資源的投入要求非常高。因為危化品和其他的化工品不一樣,需要一些專業的設備,還要在各地建立危險品倉庫,而在廣東這樣經濟發達的大省,卻找不到幾個合規的危化品倉庫,同樣是一噸甲類(化工)商品,在上海存儲費是1.5元,到了廣東提高到7元都找不到。”
從2014年發布的危化品物流行業發展報告來看,整個危化品物流行業存在“三少”現象。第一是專業從業人員少。目前全國道路范圍運輸從業人員大概有3000萬以上,但取得從業資格證的人員只有120萬人,包括駕駛員、押運員,只占到全國從業人員的4%。第二是從事道路安全運輸企業的數量非常少。統計在內的從事道路運輸的企業在75萬家以上,而實際上取得資質的運輸企業僅有1萬家左右,僅占1.3%。第三是道路運輸貨物車輛總噸位少。危化品專用車輛大約30萬輛,總噸位在500萬噸左右,危化品運輸能力不足。
此外,盡管危化品物流行業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、地方標準很多,但差異化和地方保護使得達標和正規企業的合理運行空間受到擠壓,在經營中面臨惡性競爭,一些“小、散、亂、差”的企業可以打擦邊球,不利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。
事實上,早在2002年,國務院就頒布實施了《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》;2006年,國務院出臺強制標準,要求危化品運輸車輛必須安裝緊急切斷閥;交通運輸部于2013年通過了《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》,其中對危化品的安全標準、運營資格、管理制度等都做出了詳細規定。 此外,還有《汽車運輸危險貨物規則》等十幾個行業標準。
但是,有了制度并不意味著就有效果。對于危化品事故頻發的原因,有專家表示,相關部門的執行不力是主要原因,需要在危化品生產、儲存、經營、運輸企業、運輸車輛、駕駛人資質等方面進行嚴格把關。
張國明坦言,危化品物流行業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單打獨斗,沒有形成一個行業整體的發展平臺,物流企業之間缺少必要的理解溝通,“危化品物流行業與政府之間的溝通管道也不是十分暢通。”
未來:運豬肉的企業就不要想著運危化品
為保障危險品和化工品物流各環節的安全,提高行業自律,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召集12家車輛規模在300輛到400輛范圍內的各地龍頭企業于2014年12月成立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危化品物流分會。
“危化品物流關乎民生,應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,作為行業企業應該首先勇于承擔社會責任。只有危化品物流行業健康發展,才能使危化品運輸從被動安全到主動安全。”張國明如是說,正是為了應對復雜的現實挑戰,危化品物流分會才應運而生。
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告訴《中國經濟周刊》,未來危化品物流業的發展要緊扣“安全、高效、效益、綠色”這八個字。用統一可行的標準、智能化的技術創新和協調的管理體制,讓危險管控升級到風險管控的高度,使危化品不再成為流動的“炸彈”,不再讓民眾“談化色變”。
蔡進告訴記者,效率和效益是危化品物流行業的兩個關鍵詞,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危化品物流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。目前整個行業的資源比較分散,整合供應鏈上的資源,形成一個完整的危化品供應鏈平臺,不僅是物流商,供應商和客戶也能從這個平臺上獲益,一個相互協作的供應鏈平臺是提高危化品物流運輸效率的有效途徑。
而在效益這個方面,蔡進認為,“只有在行業供應鏈平臺發展的基礎上,供應鏈上下游的各家企業才有提升利潤空間的基礎。”
“確保危化品運輸安全,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。”蔡進坦言,第一要有科學、嚴謹的法律體系;第二要有一套完善的安全標準體系,“眼下正在抓緊時間制定,但要逐步推進”;第三需要技術的創新,包括道路安全技術、運輸工具技術的創新,總的趨勢就是智能化,要從事故管理、隱患管理,發展到風險管理、風險防范。
掃一掃 加微信給您報價